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温空气预热器,通过对预热器结构进行改进并采取保护措施,极大地提升了预热器回收温度,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该空气预热器包括:环向冷却管系1、双层挠性管板2、内保温3、恒力弹簧4、防偏装置5、环向进风壳体6、单管补偿器7、上管板8、短节9。该空气预热器回收温度已达到了900℃~950℃,有效地减少了热量流失,节省了大量资金。
公开号:CN214332784U
申请号:CN202120292368.5U
申请日:2021-02-02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魏振文;吕宏霞;朱紫龙
申请人:Doright Co ltd;
IPC主号:F23L15-0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管壳式空气预热器(以下简称预热器)。
[n0002] 多年来,广泛用于炭黑、化工、化肥等领域的预热器,主要将反应过程产生的尾气通过热交换把空气加热后再返回到反应炉助燃,达到节能目的。过去受材料和结构的限制预热器不能满足高温或超高温状态下工作的要求,一般都处于650℃下工作,热量流失多、回收热量小。随着工业化生产向大型化的发展和节能意识的提高,对能源回收利用越来越重要,因此提出了对预热器回收热量向高温或超高温发展的要求。通过对预热器结构进行改进并采取保护措施,极大地提升了预热器回收温度,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目前回收的温度已达到了900℃~950℃,有效地减少了热量流失,节省了大量资金。
[n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设计一种新型高温空气预热器,该预热器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n0004] 一种新型高温空气预热器,包括:环向冷却管系1、双层挠性管板2、内保温3、恒力弹簧4、防偏装置5、环向进风壳体6、单管补偿器7、上管板8、短节9,其特征在于:预热器高温段采用内保温(3)结构;预热器低温段采用环向进风壳体(6);下管板用袖管连接两个挠性管板(2);两个下管板之间用环向冷却管系(1)进入冷空气冷却;采用一组恒力弹簧(4)对高温下的单层壳体进行强度补偿;预热器上部采用一组防偏装置(5);换热管采用单管补偿器(7)与上管板(8)连接。改进后的结构有效解决了预热器高温失效及损坏问题。
[n0005]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要点是:
[n0006] 1、高温段壳体内衬保温材料;
[n0007] 2、低温段壳体采用双层环向进风壳体;
[n0008] 3、下管板为袖管连接的两块挠性管板;
[n0009] 4、两块挠性管板之间引入冷空气进行冷却;
[n0010] 5、换热管采用单管补偿器;
[n0011] 6、单壳体中间段增设一组恒力弹簧;
[n0012] 7、壳体上部增设一组防偏装置。
[n0013]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n0014] 1、有效解决了原预热器由于结构原因只能在低温下运行,因此回收的热能少,也制约了生产线的升级;
[n0015] 2、对预热器在结构上进行了优化改进外,采取对设备保护措施,提升了设备在高温或超高温下运行的可靠性,实现了生产线的升级;
[n0016] 3、采用的两块挠性管板组合,可吸收预热器高温下对管板产生的复杂应力;
[n0017] 4、高温段壳体采用内衬保温材料,保证壳体的强度不受高温影响;
[n0018] 5、换热管用单管补偿器,防止各换热管之间膨胀差的不同使管束产生变形;
[n0019] 6、低温段壳体用双层环向进风,保护冷风入口处换热管直接受冷风冲击而与其他位置换热管不能同步伸缩而产生变形;
[n0020] 7、中温段单壳体处增设一组恒力弹簧,可随着壳体伸缩产生一个恒定的力,作为对壳体强度受温度影响而降低的补偿;
[n0021] 8、低温段双壳体下部增设一组防偏装置,防止预热器倾斜;
[n0022] 9、由于提高了预热器运行温度,因此热量回收多、热量损失少、减少了能源浪费;
[n0023] 10、维修周期延长,减少了生产线停机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n0024] 11、采用的各项保护措施有效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投入成本。
[n0025] 图1本实用新型高温空气预热器示意图
[n0026] 图中标记:1-环向冷却管系、2-双层挠性管板、3-内保温、4-恒力弹簧、5-防偏装置、6-环向进风壳体、7-单管补偿器、8-上管板、9-短节。
[n0027] d-冷空气入口、c-热空气出口
[n0028] 一种新型高温空气预热器,包括:环向冷却管系1、双层挠性管板2、内保温3、恒力弹簧4、防偏装置5、环向进风壳体6、单管补偿器7、上管板8、短节9。
[n0029] 具体实施过程:
[n0030] 1、壳程的制做,将环向冷却管系1、下段壳体及内保温3、中段壳体及壳体膨胀节、环向进风壳体6、上管板8、短节9组焊后组成预热器壳程;
[n0031] 2、管程的制做,用折流板、拉杆组成管系,换热管穿过管系与由袖管连接的双层挠性管板2 组装在一起组成管程;
[n0032] 3、组装壳程和管程,换热管通过单管补偿器7与上管板8连接;
[n0033] 4、检查各部位尺寸、管口方位等符合图样要求,换热管下端与下管板袖管焊接,换热管上端与单管补偿器7焊接,单管补偿器7与上管板8焊接;
[n0034] 5、在壳体相应位置上焊接恒力弹簧4座板和防偏装置5座板;
[n0035] 6、环向冷却管系1、恒力弹簧4和防偏装置5随设备发货,在现场设备安装就位后再安装。
权利要求:
Claims (1)
[0001] 1.一种新型高温空气预热器,包括:环向冷却管系(1)、双层挠性管板(2)、内保温(3)、恒力弹簧(4)、防偏装置(5)、环向进风壳体(6)、单管补偿器(7)、上管板(8)、短节(9),其特征在于:预热器高温段采用内保温(3)结构;预热器低温段采用环向进风壳体(6);下管板用袖管连接两个挠性管板(2);两个下管板之间用环向冷却管系(1)进入冷空气冷却;采用一组恒力弹簧(4)对高温下的单层壳体进行强度补偿;预热器上部采用一组防偏装置(5);换热管采用单管补偿器(7)与上管板(8)连接。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2784U|2021-10-01|一种新型高温空气预热器
CN201724194U|2011-01-26|能同时产生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的卧式套管式高温余热回收装置
CN112781068A|2021-05-11|一种新型高温空气预热器
CN201547745U|2010-08-11|一种矿热炉用模块组合式余热锅炉
CN210165352U|2020-03-20|一种直通式合成废热锅炉
CN210165351U|2020-03-20|一种副产过热蒸汽的合成废热锅炉
CN202149472U|2012-02-22|一种反应器废热锅炉蒸汽过热器三合一装置
CN203100525U|2013-07-31|一种列管式换热器管箱结构
CN203030262U|2013-07-03|一种大型吊篮式密封换热式一段转化炉
CN101865446B|2012-01-11|能同时产生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的卧式套管式高温余热回收装置
CN201016615Y|2008-02-06|固定管板式预应力换热器
CN214223049U|2021-09-17|一种三套管合成废热锅炉
CN210150714U|2020-03-17|一种基于热膨胀稳定性的随动膨胀系统
CN213901122U|2021-08-06|一种立式高温空气预热器保护装置
CN101706217B|2012-06-20|一种无泄漏抗交变热应力换热器
CN204638146U|2015-09-16|一种带换热机组的乙醇合成反应器
CN201177471Y|2009-01-07|安全防爆型分离式热管蒸发器
CN213237464U|2021-05-18|一种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用带有套管的列管式换热器
CN213802935U|2021-07-27|一种余热回收一体装置
CN203362337U|2013-12-25|一种热气机用加热器部件
CN211147395U|2020-07-31|一种管壳式高温空气预热器下管板冷却结构
CN103063075A|2013-04-24|一种列管式换热器管箱结构
CN205137398U|2016-04-06|合成气废热锅炉
CN207163268U|2018-03-30|弯曲换热管空冷器
CN213300926U|2021-05-28|一种防渗漏型列管换热器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292368.5U|CN214332784U|2021-02-02|2021-02-02|一种新型高温空气预热器|CN202120292368.5U| CN214332784U|2021-02-02|2021-02-02|一种新型高温空气预热器|
[返回顶部]